酒制及超微粉碎对当归散中黄芩甙溶出效果的影响
王爱武
1
耿军
1
魏巍
2
(1、
山东省立医院,山东 济南
250021
;
2
、山东中医药大学,山东 济南
250014
)
[
摘要
]
目的:比较酒制及超微粉碎对当归散中黄芩甙溶出量的影响。方法:高压液相色谱法。色谱柱为
ODS-C
18
柱,流动相为甲醇
-
水冰醋酸(
47
:
53
:
0
.
1
),检测波长
280
nm
,流速为
0
.8ml˙min
-1
,柱温为室温。结果:酒制对当归散中黄芩甙溶出几乎无影响,超微粉碎可增加黄甙的溶出。结论:对当归散中黄芩溶出量而言,酒制意义水大,超微粉碎有重要意义。
[
关键词
]
酒制;当归散;黄芩甙
[
中图类号
]R282
.
710
.
2 [
文献识码
]B [
文章编号
]0257-358X
(
2001
)
04-0237-02
当归散源于《金匮要略》,有当归、川芎、黄芩、白芍、白术组成,全方具养血健脾、清热安胎之功,为中医妇科常用方剂。原方系生饮片制散,用酒送服。经历代演变,方中除白术外,其余四药均衍化为酒制品。曾有酒制对复方中阿魏酸、芍药甙等成分溶出效果比较的报道
[1]
,未见有对黄芩甙溶出量的研究。鉴于黄芩是方中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,本文就酒制对黄芩甙的溶出量进行了比较,旨在全面衡量酒制的意义。另据报道,超微粉碎技术在完善中药炮制技术、改善中药固体制剂的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
[2]
,本文引入这一技术,研究其对当归散中黄芩甙溶出的影响,从另一方面探讨当归散炮制及制剂的意义。
1
仪器与材料
仪器:
W
ater
2690
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及
996
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,
SQW-6
型超微粉碎机,
SB 2200
型超声波发生器(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生产),电子分析天平
MET-TIER 240
(瑞士生产)。
试药与试剂:生当归散及酒制当归散由本院中药制剂室提供。超细生当归散由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成。黄芩甙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。所用试剂,甲醇为色谱纯,水为生重蒸馏水,冰醋酸及乙醇为分析纯。
2
实验方法
2
.
1
色谱条件
ODS-C
18
柱(
4
.
6
mm
×
150
mm
,
5
µ
m
),流动相为甲醇
-
水
-
冰醋酸(
47
:
53
:
0
.
1
)检测波长为
280
nm
,流速为
0
.
8
ml
˙
min
-1
,柱温为室温。
2
.
2
黄芩甙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芩甙对照品适量,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浓度为
40
µ
g
˙
ml
-1
的溶液,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
0
.
63
,
1
.
25
,
2
. 00
,
2.50
,
3.75
,
5.00 ml
,加甲醇稀释至
5
ml
,摇匀,分别吸取上述各液
10
µ
l
,注入液相色谱仪,记录色谱图,以峰面积Y对进样浓度X作线性回归,得回归方程为Y=30199
.
45X+
5601.
98,γ=0
.
9998,黄芩甙对照品在进样量0
.
05~0
.
40µ
g
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。
2
.
3样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 取每种样品1
g
,精密称定,加50%甲醇50
ml
,超声提取20
min
,过滤。取滤液1
ml
,加50%甲醇稀释定容至10
ml,
用0
.
45的微孔滤膜过滤,吸取2
ml
至自动进样阀中进样,按上述色谱条件,记录黄芩甙的峰面积,按外标法计算含量。
2
.4
实验方法的精密度、重现性与稳定性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,平行测定5次,记录峰面积,RSD为1
.
72%,说明精密度好。取同一批样品5份,照样品测定法测定,RSD为1
.
56%,说明重现性好。取同一份样品液分别在0,2,4,6,8
hr
进样测定,峰面积基本不变,RSD为1
.
6%。
3实验结果
取同一种样品5份,照样品测定法项目操作,结果见表1。
表1样品中黄芩甙含量
m
/µ
g
˙
mg
-1
黄芩甙含量(
χ
) 平均值
酒制当归散
25
.993 26.401 26.578 27.054 26.695 26.544
生当归散
26
.426 26.941 27.436 27.182 26.702 26.937
超细生当归散
31
.
472
31
.
530
32.093 32.125 31.350 31.714
从表
1
可看出,当归散经酒制后,黄芩甙的溶出略有降低,经超细处理后,黄芩甙的溶出明显增加。
4
、讨论
当归散原方为生药散,即用酒冲服,后世将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黄芩酒制后配方入药,用水冲服,有研究认为,四药酒制除对总煎出物略呈助溶作用外,其余
5
种成分(还原糖、蛋白质、挥发油、阿魏酸、芍药甙)的溶出均低于生品配方
[1]
。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,当归散用现行酒制品配方,没有显示对复方成分在体内的溶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体外试验与体内溶出有一定差距。中药经酒制后,其溶液的颜色及味道确实发生了变化,对于酒制品的取舍问题,还有待药理及临床验证。
实验结果表明,当归散经超微粉碎后,黄芩甙的溶出量明显增加,这与文献报道的“细胞经破壁后,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充分暴露出来,药物的释放速度及释放量会大幅度提高”
[3]
是致的。当归散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,其他诸如芍药甙、阿魏酸等是否与黄芩甙呈现相关变化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当然,对当归散进行超微粉碎的最终目的是为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疗效,这一点有待药效学实验来证明。
[
参考文献
]
[1]
吕文海
,
董祺
.
有同用酒方法对当归散成分溶出效果的比较
[J]
.
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,
1997
,
21
(
1
):
69
.
[2]
王爱武,吕文海,耿晖
.
超微粉碎在中药生产应用概括及展望
[
J
]
.
时珍国医国药,
2000
,
11
(
7
):
669
.
[3]
郭琪、杜晓敏
.
中药细胞级微粉碎对体内吸收的影响
[J]
.
中成药,
1999
,
21
(
11
):
601
.